发布时间:2022-10-07浏览次数:660
中新网合肥7月1日电 (记者 赵强)安徽合肥轨道1号线三期开通运营活动1日在合肥轨道1号线天水路停车场举行。
1号线三期工程正线全长4.54千米,共设3座车站。线路起于合肥新站区张洼站,衔接既有运营1号线一、二期合肥火车站,开通运营后将串连起合肥新站区与合肥火车站、合肥南站等重要交通枢纽,对缓解沿线交通压力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发挥重要作用,进一步便捷合肥市民绿色出行。
合肥轨道1号线三期开通运营 合肥新站高新区供图
1号线三期工程是国内首次在无预留条件情况下,盾构机近距离正穿铁路站房结构,也是合肥轨道建设历程中面对的最难考验。面对国内罕见的复杂工况,合肥轨道不断寻求方案、技术、工法的创新与突破,最终顺利完成工程各项建设工作。
随着1号线三期工程的建成通车,合肥轨道线网运营站点达136个;运营里程达176公里。日益密集的轨道交通网络,将为改善城市交通结构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、提升合肥城市能级贡献更大力量。
截至6月底,合肥轨道交通累计运输乘客12.93亿乘次,公共交通客运分摊率超50%。在建线路有2、3、4号线延长线,6、7、8号线一期工程,新桥机场S1线等7条线路,在建里程约157公里。
计划至2023年底,合肥市将开通2、3号线延长线。届时,合肥市轨道交通将迈入市县一体化新时代,线网运营里程将达200公里。(完)
中新网宁波7月1日电(记者 林波)这个夏天,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的鞍山村比往年热闹了许多,刚整修完毕的“云上鞍山·共富工坊”直播间,迎来了一批青春洋溢的Z世代学生主播。
暑假开启后,8名电商相关专业的学生相约报名组队,参加了鞍山村的暑期实践活动,活动内容是在村里开展为期两周的直播带货,并带“资”进村,负责全程的策划、视频、直播、报告。
今年,是“千村示范,万村整治”工程实施20周年。20年来,“千万工程”深刻地改变了乡村的发展理念、产业结构、公共服务、治理方式以及城乡关系,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,改变了亿万农民面貌,而鞍山村正是这“万千”之一。
鞍山村北靠马鞍山、南傍慈江水、东倚保国寺、西连慈城古县城,交通便捷,是离宁波市区最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。
如今的鞍山村,田园营地、户外徒步、农事体验、咖啡酒馆等农文旅融合新场景比比皆是,设计、研学、文创、旅游等新兴企业遍地开花,该村的精品农家乐与民宿达到了近30家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超5万元。
借着“千万工程”的东风,鞍山村也在不断探索着新的发展模式,以期引入更多“青春力量”。此次暑期实践便是一次很好的尝试。
周子盟是一位“00后”大学生,也是这次暑期实践小组的组长,她按照不同专业特长把大家分为了策划组、直播组、视频组。
“鞍山村虽然小,但有很多独特的文化,村子里的各种配套设施也很完善,欢迎大家来鞍山村游玩。”“鞍山村旁边的保国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我们也希望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跟大家传播各类的非遗文化。”“鞍山村里还有高架草莓和小龙虾,我们最近正在谈合作,热爱美食的朋友可以期待一下。”
在直播间,周子盟带着她的组员进行带货,你一言我一语,介绍产品和村里的所见所闻,看似打打闹闹的直播间,却在言语中向屏幕另一边的受众展示着鞍山村的人文魅力。
周子盟表示,后续实践小组还将拓宽视野,计划在销售农产品的基础上,增加民宿下午茶、保国寺非遗文创产品、乡村纪念品、景区门票等商品,丰富直播产品种类,扩大受众范围,让更多人认识鞍山村。
审视当下,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趋势下,越来越多青年走进乡村,在乡村“大舞台”上施展抱负。
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。大学生直播带货其实是一场“青春带货”,一方面能给乡村发展注入青春活力,在乡村挖掘更多的可能性,同时,通过带货也可以帮助这里的村民创收致富,带动乡村驶入振兴发展“快车道”。(完)